>小龍會>生活分享

生活分享LIFE SHARE

走在扶貧的路上

返回 發(fā)布時間: 2018/10/23 10:50:34 | 作者: 盛世荷城A2區(qū) 韋靖靖

      扶貧,這是一條艱辛曲折的道路,也是一條走向幸福的道路,更是一條能給困難群眾謀求幸福的道路……

       精準扶貧是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需要,是國強民富的保障,更是國泰民安的根基。2016年11月,在組織的召喚下我加入了專職的扶貧隊伍,成為了一名扶貧一線的干部,從此,早出晚歸、旰食宵衣成了常事;白天下村入戶走訪,晚上伏案做專研成了常事;無數個深夜里悄悄推開家門也成了常事。但回顧這些年來走在扶貧路上,看到困難群眾脫貧致富,我有著許多欣慰,內心充滿了成就感、榮譽感和幸福感。

      扶貧雖苦,卻是一份情結。對于我,回到農村工作,就像是人生階段的轉換,我成長在一個窮苦的小山村,吃過不少貧困之苦。上個世紀90年代初,因為家里窮,沒錢買鞋,夏天要光著腳丫走三公里以外的學校上學,早餐是油菜葉子包著的油鹽白飯,身上穿的衣服是長輩兒時的衣服,一件件滿是補丁。直到上了大學畢業(yè),才離開那片養(yǎng)育我多年的土地,走進了城里。如今,伴隨人生角色的轉換,如同時光倒流般,我又回到的農村,去做著農村的工作,去為農村消除貧困出一份力量,去用一份力所能及的努力,讓我們兒時貧困的記憶定格在某一個歷史時期,不再重演。扶貧,就如同我埋在心中深深的情結般,激勵著我。

      扶貧雖苦,卻擔一份重任。作為一名基層的扶貧干部,大的方面要抓農村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村容村貌的建設、數據系統(tǒng)的管理與維護、扶貧資金投放等。細的方面,統(tǒng)籌困難群眾的“衣食住行用”都成了扶貧干部的工作日常。每天都要面對很多有困難找政府的群眾,我深深知道,群眾有事找政府、找干部是對黨委政府、對干部的信任與肯定。作為群眾信賴的人,我們要做到的是用責任來回應群眾、幫助群眾排憂解難。

      在我掛點的村里,有一個貧困的老人,丈夫早逝,女兒外嫁,兒子因為患有精神病伴有暴力傾向,在村“兩委”干部的幫助下,把有暴力傾向的兒子送到的康復醫(yī)院。而家中的房子兩度被患病的兒子燒毀,老人不得不暫住在牛棚般的房子里??吹竭@一切,我們記在了心里,把老人的住房保障扛在肩上。作為己任,我們發(fā)動群眾,積極奔走,用了兩個月的時間,籌集了資金為老人搭建了新房,并進行了改廚改廁,讓貧困家庭的群眾老有所居,困有所依。

      扶貧雖苦,卻多一份情懷。群眾之事無小事,再苦再累也值當?;鶎拥姆鲐殻顺R?guī)的政策的覆蓋,政府的扶持幫助群眾解決困難,讓群眾真正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,更多的還是體現在基層工作人員的奉獻和情懷。

     記得,一名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的貧困學生因為湊不到學費,又無法在短時間內申請政府的雨露計劃補助,差點延誤了報名時間。村里的第一書記得知情況后,發(fā)動黨員干活和熱心群眾,用三個小時籌集了3000元愛心捐款解決了困難。臺風“山竹”來臨的夜晚,我們冒著狂風暴雨,連夜排查,轉移安置村中住在危房中的農戶;“重陽節(jié)”本該陪伴家中老人,我們卻在村中走訪慰問百歲老人……而這些情景、這些事情都是一名扶貧工作人員的日常。

      走在扶貧的道路上,有苦有淚,但也有幸福和感動。在平凡的崗位上,急群眾之所急,憂群眾之所憂,解群眾之所難,是職責擔當,是歷史使命,更是一種精神奉獻。深諳民情,抓鐵有痕,像所有的一線的扶貧工作人員一樣,走在扶貧的路上,我堅守著崗位,直至困難的群眾脫貧致富、奔赴小康生活那一天。